当前位置: 首页 > 花生资讯 > 行业动态

JIPB | 张新友院士团队借基因编辑攻坚,首次创制香型花生种质,引领花生品质新纪元!

发布时间:2025-02-17作者:浏览量:1285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一种重要的油料和食品作物,因其富含油脂、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香味是影响食品吸引力和风味质量的关键特性。例如,香米因其独特的香气而受到全球欢迎。香米的香味特性由BADH2基因调控,该基因编码甜菜碱醛脱氢酶2(BADH2)。当BADH2功能被破坏时,会产生2-乙酰-1-吡咯啉(2-AP),这是香米香味的关键化合物。
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精确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已被成功用于多种作物的BADH2基因敲除,从而培育出香味品种,但在花生中尚未有相关报道。
2025年2月14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张新友院士、石磊团队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Creation of fragrant peanut using CRISPR/Cas9’,该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具有香味的花生品种。
作者通过比对水稻BADH1和BADH2的氨基酸序列,在花生参考基因组中鉴定出四个同源基因,分别位于花生的1、5、11和15号染色体上,命名为AhBADH1A、AhBADH1B、AhBADH2A和AhBADH2B,并通过表达分析确定这些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作者选取24个突变株系进行再生培养,包括单突变体、AhBADH1和AhBADH2的双突变体以及四基因突变体。对T0代植株进行香味检测,发现只有四基因突变体植株散发出强烈的香味。
对突变株系的主茎长、侧枝长、荚果数和种子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发现突变株系与野生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突变株系的油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且脂肪酸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图片
为实现花生香气性状的改良,作者设计了两个sgRNA,分别针对AhBADH1(AhBADH1A和AhBADH1B)和AhBADH2(AhBADH2A和AhBADH2B)的保守区域。通过构建CRISPR/Cas9载体,并采用粒子轰击法将其导入花生品种Yuhua9326中,在490个潮霉素抗性转基因株系中,89.6%的株系在目标位点上发生了编辑,编辑效率分别为83.7%、85.2%、86.7%和84.1%。这表明CRISPR/Cas9系统在花生中具有高效的基因编辑能力。
在T0代植株中,只有四基因突变体(同时敲除AhBADH1和AhBADH2)散发出强烈的香味。进一步对T1代种子进行2-AP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突变株系中2-AP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其中#151-1株系的2-AP含量最高,达到0.10 mg/kg,远高于野生型YH9326的检测不到的水平(P < 0.01)。
研究还对突变株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株系在主茎长、侧枝长、荚果数和种子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上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但油含量显著提高,脂肪酸成分也发生了变化。这表明香味花生的培育并未对主要农艺性状产生负面影响。(图1)
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显示,突变株系中未检测到脱靶效应,且所有转基因均精准插入到Cas9切割位点(PAM序列上游3 bp处),进一步证明了CRISPR/Cas9系统的高效性和精准性。
图片
图1

该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香味花生品种,不仅为花生的风味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为开发高附加值的花生新品种奠定了基础。香味花生的出现有望提升花生在食品加工和消费市场中的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来源:科研Plus)


客服服务

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