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花生新品种展示及国家育种联合攻关交流活动在平原示范区举办
9月11日,2025年国家玉米、花生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观摩暨国家花生育种联合攻关推进交流活动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举行。花生活动由全国农技中心、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主办,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致力于展示花生育种成果,推动花生育种联合攻关,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农种业实验室主任张新友,农业农村部农业管理师品种管理处三级调研员王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河南省委农办副主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俊忠,河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强,河南省种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博,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玉米分子遗传育种专家汤继华,中原农谷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海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登记处副处长李荣德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参加会议的还有全国各地的玉米、花生育种专家、科研机构负责人、种业企业代表等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介绍了举办2025年国家玉米和花生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活动的重要性,总结分享了我国在种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成就与挑战,以及河南省在种业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农种业实验室主任张新友在宣布活动正式启动时的讲话中表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省委提出的“1+2+4+N”任务目标体系下,全力推进“五个强省”建设中,“农业强省”被置于首要位置。农业要强要振兴,种子是核心是关键。本次交流活动的核心,就在于加速优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促进农业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
开幕式后,花生育种联合攻关推进交流活动在国家生物育种中心召开。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郑峥介绍了河南在花生育种领域的成就与贡献,强调了河南农业科研团队在花生基因编辑、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以及未来将加大科研投入、携手各方为国家粮油安全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作为花生育种联合攻关项目平台单位,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项目参入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河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开封市农科院、商丘市农科院、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卧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豫研种子公司代表先后进行课题汇报。分别汇报各自育种技术研究和育种进展。
中国工程院士院士张新友、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副处长李明青、全国农技中心副处长李荣德对各单位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明确,下一步要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攻关:一是完善平台建设,建立更精准的检测标准,实现检测手段标准化;强化平台服务职能,加强平台对攻关单位的服务力度;二是各项目参加单位要聚焦产业现状,凝练研究方向,要形成特色和优势;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共享机制,加强优异种质共享,研究制定共享方案;四是健全现有测试网络,提高测试水平,形成东北、北方、黄淮、长江流域、南方等五大测试网络,并与各省测试网相结合,提高品种测试的准确性。根据各单位情况建议各测试网对不同区域品种跨区测试;五是分区域开展优良品种展示,重点在五大区域集中展示优良品种,促进良种攻关品种尽快在生产上应用。
目前,中原农谷共集中展示了来自省内外科研院所的30个高油酸花生品种。通过前期测产,有10余个品种表现良好,这些品种的应用,对于促进品种更新,促进产能提升和花生品种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