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周报: 市场购销逐步恢复 价格重心上移
近期花生期现货行情( 2-18至2-25)
1.现货价格稳中偏强:长假结束,农户销售逐步恢复,中小油厂持续收购,现货购销复苏,国产通货米价格普遍上涨100-200元/吨,油料米进厂价稳定,进口米到港延迟,港口销售价格暂无;
2.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后陷入盘整:期价增仓大幅反弹后陷入盘整,价格重心上移,主力2505在8200-8300元/吨区间震荡,周环比上涨200元/吨。
3.天气:未来十天东北降水偏少,黄淮降水偏多,气温普遍偏高。
4.油厂榨利及收购量:鲁花集团油厂暂未恢复收购,已开收油厂收购价格稳定或小幅调整,收购量同比环比增加,但较节前明显下降,本周花生粕价格继续上涨,花生油价格稳定,花生米进厂价稳定,油厂榨利继续改善,但仍处于小幅亏损状态。
5.食品需求同比下降:据调研显示,国内花生食用需求同比下降10-30%,但节后补库刚需存在。
6.产量:2024年国内花生种植面积增加,灾害天气导致单产下降,总体产量较去年同比小幅增加。
7.进口:12月进口继续反季节增加,12月我国花生进口量同比明显增加;花生油进口量也同比增加,进口米和油供应均同比大幅增加,9月海关公布进口来源国增加尼日利亚、马拉维、乍得(其中马拉维、乍得为零关税进口国),后期进口增加预期较强。目前塞内加尔、苏丹新米报价过高,进口商无法顺价销售,因此进口新米到港延期预期较强。
8.出口:12月花生出口同比明显增加。
9.国际市场及供需平衡表: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国际市场2025年2月花生价格同比环比下跌,1月花生油为5年同期新低,花生为5年同期次低;2月USDA供需报告花生数据调整偏多,本次报告下调阿根廷2024/2025年度产量10万吨,导致全球花生期末库存数据环比下降10万吨。
9.竞争作物:本周玉米价格继续小幅反弹,本周花生价格稳定,花生价格处于4年同期低位,而玉米价格处于5年同期低位,2025年年花生种植面积意向或继续增加。
期货交投逻辑
本周花生期价大幅走升,远月PK2504和2505合约涨幅较大,近月2503涨幅相对较小,近弱远强。基差方面,期价较油料米
现货价格的升水扩大(油料米基差大幅下行),但较商品米价格的贴水缩小(商品米基差持稳或小幅下行)。 利多因素:
1. 节后油粕价格上涨令油厂榨利改善。
2. 节后现货补库需求相对刚性。
3. 进口米到港成本高企,船期延迟,塞内加尔开关时间一再延后(最新消息可能3月开关),苏丹精米到港成本8300以上。
4. 节后相关秋粮品种(玉米、豆一)期现货价格上涨,提振农户及贸易商售粮心理预期,花生现货价格走强。
5. 外资席位空头持仓较多,一般不会进入交割。
6. 通货米价格上涨且升水期货,进口新米无货无法降低交割品成本,以国产米注册的交割品成本上升。 利空因素:
1. 阿根廷降水改善,巴西大豆收获进度加快,关税预期逐步稳定,后期油粕价格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
2. 节后补库期短暂,需求改善难以持续,春节后现货步入淡季。
3. 当前国内价格与进口成本倒挂,近期国内期现货价格上涨后,内外倒挂价差缩小,进口米到港虽然延迟,但预计4月后将
陆续到港。
4. 外资空头近期减仓幅度较大,内资空头取而代之。
关注焦点:节后油厂收购价格及情况,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油粕市场的影响。
油粕价格上涨,榨利改善令其油厂收购情况好于预期,相关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抬升农户售粮心理预期,国内现货出现短期供需错配,现货价格震荡走强,国产通货米现货价格持续升水花生期价,进口米到港延迟,导致交割品生成成本高企,但2504及2505合约期价已经接近苏丹精米8300的到港成本。此外,受玉米价格强势上涨而花生价格涨幅相对较小的影响,2025年国内花生种植面积或小幅减少,对期货远月合约存在一定的支撑。
期货操作建议:PK2504及2505在8300上方可考虑逢高做空,8150-8300区间建议波段操作。(策略风险点:农户持续惜售,油厂囤积花生油,导致油厂收购花生策略激进;我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关税大幅增加,国内宏观利好刺激政策持续加码,农产品价格整体重心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