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咸酥花生,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新罗地区就开始以精艺的工艺加工花生,龙岩咸酥花生以酥、脆、香而闻名,色泽美观、皮薄易剥、粒大肉满、具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疟之功效。
2008年6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岩咸酥花生”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1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罗区地处福建省西部,介于东经116°43′—117°20′,北纬24°45′—25°35′之间,属低纬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18—20℃之间。土壤多为富含有机质和钙磷等元素的冲积型沙质土。这些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种殖花生。早在明朝末年就有农户另星种植,建国前,年种植面积4000亩,现有种植面积10万亩。龙岩咸酥花生加工历史悠久,据《龙岩县志》记载,清朝末年在龙岩域区,龙门、东肖、曹溪等乡镇就有10多个较大的加工作坊批量生产,现全区有大小加工企业和家庭作坊160多家。龙岩咸酥花生酥、香、脆的独特风味,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壤质地,气候条件,传统工艺有着密切关系,是新罗区的传统特色产品。
(一)栽培技术要求
1 品种:适制加工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
2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排灌方便, pH值6~7,有机质含量≥1%。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规定要求。
3栽培与管理:
(1)播种时间: 7月下旬~8月上旬
(2)种植密度:每公顷小于18万穴,中间穴播2粒仁,边行穴播3粒仁。
(3)施肥:施足底肥,适当追肥。如果使用氮肥,每公顷纯氮的施用量不超过60公斤。以农肥为主,每公顷施农家肥15000公斤以上。
(4)病虫害防治:2~3年倒茬轮作。收获前一个月禁止使用农药。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4、收获:11月下旬至12月初,田间花生90﹪荚果的果壳外表呈现出明显的硬网纹,果壳内壁的柔软组织完全收缩,种皮呈现粉红色,果仁已充灌果壳的内腔时,即可收获。
(二)加工工艺要求
1 工艺流程
湿烤:鲜秋花生果选料—清洗—蒸煮—烘干—焙烤—筛选—包装。
干烤:干秋花生果选料—浸泡—清洗—蒸煮—烘干—焙烤—筛选—包装。
2 清洗:鲜果花生从地里采收后24小时内清洗;干果花生在盐水中浸泡12小时~24小时后清洗。
3 蒸煮:水开后放入花生煮15分钟。
4 烘干:用竹制花生烤笼盛装煮好的花生置于炉上进行烘干,温度80℃~90℃,时间20小时~24小时。
5 焙烤:把烘干的半成品倒入竹制花生烤笼,置于炉上,用70℃~80℃温度焙烤48小时~60小时。